著名哲学家、美学家宗白华教授

发布者:李震发布时间:2018-04-04浏览次数:1159


宗白华(1897—1986),原名宗之櫆,江苏省常熟人,1897年生于安庆,现代著名哲学家、美学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宗师于同济大学学习期间,积极参加“少年中国学会”的活动,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和诗作,主编《时事新报》副刊《学灯》,成为五四时期青年活动家。1920年赴德国学习哲学和美学,1925年回国。先后在东南大学、中央大学、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,讲授哲学和美学课程,培养美学研究生,翻译德国和欧洲的美学著作,研究中国文艺美学和古代美学,成为当代美学大师。19861220日在北京辞世,享年八十九岁。海内外学人闻之均为惊悼。

 五四时期,先进的青年们组织了“少年中国学会”;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、张闻天、毛泽东、邓中夏等人也参加了。宗师从1918年起,参加“少年中国学会”的筹备和正式成立的活动。“少年中国学会”成立评议部,宗师成为该部的评议员。

 1919年起宗师主编《学灯》。《学灯》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,刊登过李大钊歌颂五一劳动节的文章,发表过郭沫若著名的长篇新诗《凤凰涅槃》等。

宗师创作的新诗,被誉为小诗派的殿军,与周作人、谢冰心的诗齐名;1923年结集出版题为《流云》。他在1919年发表的《问祖国》,反映了当时先进青年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。诗中写道:

祖国!祖国!

你这样灿烂明丽的河山

怎蒙了漫天无际的黑雾?

你这样聪慧多才的民族

怎坠入长梦不醒的迷途?

他的诗,更多的是对宇宙、人生的探索,和对文学艺术意境的体验。如1922年发表的《彩虹》写道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彩虹一弓

艳艳天地。

我欲造一句之诗表现人生。

以彩虹来歌颂人生等。

在这个时期,宗师与郭沫若、田汉三人经常通信,讨论文艺和诗歌及社会问题。1920年三人通信集出版,题名为《三叶集》。

1920年,他赴德国留学,在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学习,1921年春转到柏林大学学习美学及历史哲学,1925年春学成从柏林回国。回国后,在东南大学、中央大学哲学系任教授。抗日战争时期,中央大学迁往重庆,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南京大学,1952年院系调整,全国哲学系合并至北京大学,宗师一直担任教授。先后开的课程有:美学、艺术论、形而上学、人生哲学、人生之形式、康德哲学、叔本华哲学、尼采哲学、歌德、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欣赏,1962年为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、文学系开设中国美学史等。1963年开始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研究室培养中国美学史研究生。

1938年至1946年夏,宗师在重庆再次主编《时事新报》的《星期学灯》,先后达八年,编发了大量的社会科学、哲学、诗歌、散文的文章,产生了很大影响,成为抗战后方重要的理论和文艺阵地。当时撰稿人有:郭沫若、徐悲鸿、欧阳竟无、陈独秀、胡小石、汪辟疆、方东美、方令儒、潘菽、梁宗岱、冯友兰、唐君毅、李长之、傅抱石、商承祚、朱东润、伍蠡甫、熊十力等人。

19451022日,毛泽东、周恩来在重庆召开座谈会,会见“少年中国学会”在渝会员,宗师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会见。

宗师也是一位翻译家,译作主要有:《判断力批判》()、《海涅的生活和创作》、《欧洲现代派画论选》、《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》等书。《判断力批判》()是康德的美学专著,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著作,也是一部难以翻译的著作。他在译此书时,同时也撰写了长文《康德美学原理评述》,对康德的美学理论作了全面介绍。

1920年,宗白华、周太玄、王光祈、魏时珍等人在德国给“少年中国学会”的信中,建议以后参加“少年中国学会”的人都要填写表格,写上姓名和志愿。宗白华表示:“终身欲研究之学术”为“哲学、心理学、生物学”,“终身欲从事之事业”为“教育”等。以后的实践证明他完全是按照青年时的志愿,虽然一生是处在大变革的时期。他从事教育,教的是哲学和美学,研究的是美学。他发表的文章和美学研究成果编辑出版的书籍有:《美学散步》(1981年有两个版本,一本是林同华编辑,上海人民出版社5月出版,另一本是秦贤次编选,由台湾洪范书店8月出版);《美学与意境》(人民出版社19874月出版);《艺境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月出版);他还编著了《哥德之认识》(1932年南京钟山书局出版)等。

在美学研究方面的成就,除了评述欧洲和德国古典美学外,重点是中国的文艺美学、古典美学诸方面。

我们要了解宗师在美学方面的成就,那就要知道他的研究方法。198012月,他在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提出:

要在比较中见出中国美学的特点。

这可以说是他长期以来坚持研究美学的中西比较法。他说:

外美学思想的比较,我们作了一些工作,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

同时,他指出要重视中国人美感发展的历史研究:

研究中国美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,找出中国美学的特点,找出中国美学发展史的规律来。

他运用这种方法,在研究中国文艺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等方面作出显著的成绩。在文艺美学方面涉及的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,有文学、诗歌,还有绘画、音乐、雕塑、园林、建筑、工艺等。

1932年宗师发表《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》一文,介绍郑午昌的《中国画学全史》和黄憩园的《山水画法类丛》。文章一开始就是进行中西绘画和美学的比较:

希腊时代的艺术给与西洋美学以“形式”、“和谐”、“自然模仿”、“复杂中之统一”等主要问题,至今不衰。文艺复兴以来,近代艺术则给与西洋美学以“生命表现”和“情感流露”等问题。而中国艺术的中心——绘画——则给与中国画学以“气韵生动”、“笔墨”、“虚实”、“阴阳明暗”等问题。

文章还进一步指出,中西艺术中所表现的中西方心灵深处的境界各不相同,因而所形成的艺术表现和审美境界各异。同年,因徐悲鸿的《国画集》将刊行于柏林、巴黎,宗师发表向西人推荐此书而撰写的《徐悲鸿与中国绘画》一文,论述了中西绘画不同的特点。如:

西画以阴影为目睹之实境而描画之,乃有凹凸。中国之阴影为虑幻而不欲画之,乃超脱凹凸,自成妙境。

他写道:

西洋画家亦未尝不重视用笔;尤以炭笔素描于笔致起落中表现物体之生命。惟中国画笔法之异于西洋者,即在简之一字。

徐悲鸿君称艺有两德为最难诣者:曰华贵,曰静穆;而造诣之道则在练与简。

此实中国画法所到之最高境界。华贵而简,乃宇宙生命之表象。

1934年发表《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》的论文,从中西哲学、美学的不同特点来论述中西美术的不同特点。1935年在中国哲学年会上作了《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》演讲(文章于1936年发表),从中西画面的空间表现来论述中西画的美学特点。

二十世纪四十年代,宗师发表一系列文艺美学、中国美学的重要论文。1943年发表的《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》,是他美学的重要论文之一。他指出:

研寻其意境的特构,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,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作贡献的一方面。

同年发表的《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》、《论文艺的空灵和充实》,1947年发表的《略论文艺与象征》、《艺术与中国社会生活》,1948年发表的《略论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》,1949年发表的《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》等都是颇有分量的文章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发表译作德国菲▪巴生格的《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遍人性》(1957)等,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美学文学译文选集及译康德美学专著。此外,在美学著作方面,1961年发表《关于中国山水诗的点滴感想》、《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》;1962年发表《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》、《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》;1979年发表了《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》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的著作和译文先后成书出版。

他在美学研究中,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来研究它的美学问题,可以说是开创者。1941年发表《论<世说新语>和晋人的美》,从晋人的思想特点来探讨他们的美感、美学理想,以及在艺术、书法、山水诗等方面的表现,是美学研究中新的角度。在传统文化中有两个特殊的文化形态,即“易”和“禅”,它对中国古代美学影响很大,以往学者很少涉及,宗师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。他在论意境的文章中提出意境是“一个境界深层的创构”,有三个层次:

从直观感相的模写,活跃生命的传达,到最高灵境的启示。

接着谈到禅的问题,他提出:

最高的艺术境界与禅境是一致的。

他举例说,六朝以来,艺术的理想境界是“澄怀观道”(画家宗炳语),这也是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。绘画由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,这也是禅境的表现。又说:

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,也是构成“禅”的心灵状态。

1979年在《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》一文中,有两节专门论《周易》的美学。他指出:

《易经》是儒家经典,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。如《易经》有六个字:“刚健、笃实、辉光”,就代表了我们民族一种很健全的美学思想。《易经》的许多卦。也富有美学的启发,对后来艺术思想的发展很有影响。

这些研究都是值得后来的学者继承和发扬的。

  

  

  

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、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:《南雍骊珠 中央大学名师传略》,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412月,第124-130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