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文学史家、教育家陈中凡先生(1888—1982),原名钟凡,字觉元,别号斠玄,居室题名为清晖山馆,江苏盐城人,1888年9月30日出生于一世代书香之家。幼年熟读四书五经,1903年入镇江承志学校,翌年入淮安中学堂,1909年考入两江师范学堂,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。1917年毕业,1918~1919年任北大预科实习班国文教员,后调任“国史编纂处”纂辑员,兼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教员、国文部主任。1921年任东南大学国文系教授、系主任。1982年7月22日因病辞世,享年九十四岁。
一
陈中凡先生学识渊博,举凡文、史、哲、音乐、美术、戏剧均曾广泛涉猎,颇多创获,卓有建树。
首先,在群经诸子和中国思想史方面,早在进入北京大学之初,先生师从国学大家刘师培,专攻十三经和诸子哲学,考释群经名称、作者和历代传授之渊源,注重经文诠释、辨析章句,写出《经学通论》、《诸子通谊》,纵论诸子百家,对道、墨、儒、法等家哲学思想之异同,考其源流,辨明得失,对老庄哲学之研讨,尤为精到,发表著名文章《老子学说略》、《庄子学说略》,深得学界好评。先生之于中国思想史,曾发表《清代三百年思想的趋势》一文,用逻辑学方法疏理清代学者由唯知论到唯行论,由唯理论至唯情论之转化轨迹。在其专著《两宋思想述评》中,就两宋思潮中儒、道、释三家之复起进行深层分析,考述“远西宗教之东渐,为东西文化接触之初步,关系于两方学术者非浅”,指出景教、袄教、摩尼教、天方教对宋代张载及邵雍之学说均有影响:“其势力虽不足与释道两宗相提并论,然言宋代思想者亦不可忽视。”1996年东方出版社编《民国学术经典文库》时,已将此书与胡适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、梁启超《清代学术概论》等十一种专著一并辑入“思想史类丛”重印。
其次,在文学批评与汉魏六朝文学史方面,早在1927年,先生即写出我国第一部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。他参照刘勰《文心雕龙》和亚里士多德以来之西方文论,将文学批评之涵义定为指正、赞美、判断:分类、鉴赏五方面,将批评的派别定为解释、道德、审美、历史等十二种,融合中西文艺理论,颇具开拓性。出版后,很受欢迎。受此影响,罗根泽、郭绍虞、朱东润诸家之文学批评史才接踵而出。先生之于汉魏六朝文学,1929年出版《汉魏六朝文学》,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立论,指出苏东坡评论韩愈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后人误认东汉、魏晋、六朝和隋代是文学之衰业,而阮元在《文言论》、《书文选叙后》提出不同意见,颇有争议。先生以史实为根据,通过全面考察,所得结论是“汉魏六朝文学是上承周楚,下启隋唐的枢纽”,这一结论,颇为中肯。
第三,在《水浒传》、《红楼梦》和中国戏曲史方面,1919年前后,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时,改革文科,在国文系增设词、曲、小说三门课。受此影响,先生对戏、曲、小说发生兴趣,曾从吴梅学唱昆曲,精读《水浒传》和《红楼梦》,发表《红楼梦试论》和《论水浒传》二文,在前文中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清代前期新的人性意识的觉醒者,从小说文本中举出八个特征进行论证,并从社会背景和时代精神来揭示其根源。1949年后,在南京大学执教期间专攻中国戏曲史,善于吸收新观点和新方法来研究新课题,先后发表《关汉卿杂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范例》、《南戏怎样改编关汉卿的<拜月亭>》、《关于<西厢记>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》等二十多篇论文,在戏剧界很有影响。他治学勤奋,孜孜不倦,七十三岁高龄之日,犹有三大宏愿,即撰著《中国戏曲史》,探究中外戏剧理论,以及编纂《宋金元戏曲方言俗语辞典》,惜遇“文化大革命”,宏愿未能实现,不胜令人惋惜。
二
数十年来,先生执教南北各大学,主讲经学通论、诸子通论、文字学、文学批评论、汉魏六朝文学、中国戏剧等课,态度认真负责,内容精当,讲解深透,颇受学生欢迎。先生早年在北京女高部任教时之高足程俊英教授于1988年所撰《陈中凡老师在女高师》一文中写道:“……陈老师在我级讲授经学通论、诸子通论、文字学”三门课程。教学非常认真,每星期要发三种讲义,一次约十余张,都是油印的。讲授时,还有补充的笔记,引证翔实,不尚空谈。《经学通论》讲义的内容,除释群经的名称、作者、篇数、内容、传授的渊源外,还有名家和自己的评论。给我印象最深、受益最多的,莫如陈老师的教学方法:第一是“选读经文”,他说:“
读经文,等于空论;熟读经文,触类旁通。”第二是“离经辨志”,他说,“离经,即标点句读;辨志,即断章写段落大意和全篇大意。”第三是“诠释训诂”,他介绍清代注经名作,如《尚书》介绍孙星衍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,《诗经》介绍陈奂《诗毛氏传疏》等作参考,让我们动手用今语注古语。我过去在私塾也读过经书,而且背得烂熟,可是,就是像和尚念经,不求甚解;经过陈老师的指导,才达到三到(眼到、手到、心到)的境界,获益不少。《经学通论》这本讲义,于1923年在东南大学出版科出版。讲授诸子通论课程,陈老师先让我们读《庄子·天下篇》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,介绍九流十家学说的渊源,以及有关诸子的传记,然后让我们精读诸子的代表作,其指导方法与读经同,打下了我们经部、子部的基础,同时,让我们各买一部《百子全书》略读,他说,“此中有伪书,应加辨别”。《诸子通论》讲义,于1925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。陈老师讲授《文字学》仅一年,只讲六书象形和音韵部分,次年,由顾震福老师继任,短短两学期,便通读了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和段注,略解我国文字形声义结构的常识。
总之,陈老师的乾嘉时代朴学之风,传授其渊博的学术造诣和踏实的治学方法,使我级同学粗通经、子之学。我毕业以后,在教学中,继承陈老师的衣钵,指导学生攻读,收效显著。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,先生教学功力之厚。先生执教七十载,出其门下者,何止万千,桃李满天下,堪称一代名师。
三
先生为人正直、豪爽、胸怀坦荡,富于爱国热情。1903年,加入章太炎先生的“光复会”,矢志报国。1911年,辛亥革命爆发,弃笔从戎,任江浙联军书记官。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,支持北京“女高师”学生投入革命洪流。
先生早岁出名,声誉卓著,坚决不与反动腐朽势力同流合污,他曾严正声明,一不参加国民党,二不当官,三不接受任何方面津贴,严词拒绝南京市长刘纪文邀彼担任市政府秘书长、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邀彼担任省教育厅长之职。
先生一贯尊师重道,对蔡元培、陈独秀诸师十分尊敬。1934年,陈师被捕入狱,先生不怕威吓,多次探监,陈师出狱后,又请至家中小住,尽尊师之道。
先生爱国一生,二十世纪三十年代,参加“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”,四十年代,支持历次爱国学生运动,新中国成立后,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。先生一生,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、新民主主义革命、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时期,始终追求光明进步,与时俱进。曾任全国政协委员、民主同盟中央委员、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已届九十高龄,仍满怀豪情,晋京参加政协会议,参与讨论国事。
先生归道山已近三十载,其铮铮铁骨为人,传道授业之功及其学术贡献、名篇巨著必将流芳百世,令后人永志不忘。
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,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,南雍骊珠 中央大学名师传略再续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10.06,第37-41页